低温等离子技术在印刷包装工艺上的具体应用
2017-01-05
在现在的印刷包装工艺中,为保证印刷品在流通中不被蹭花,为了提高防水功能,或提高产品档次等,在印刷品表面都会做一层保护,有的上一层光油,有的复一层膜等。上光工艺中UV上光相对较复杂一些,出现的问题可能更多一点,目前来说,因UV油与纸张的亲和力较差,而造成在糊盒或糊箱时经常会出现开胶的现象,而复膜后,因膜的表面张力及表面能会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值,大小忽异,再加上不同品牌的胶水所表现出的粘接性能不同,也经常会出现开胶现象,而一旦产品交到客户手上再开胶,就会有被罚款的可能,这些都令各厂家较烦恼,有的客户为了尽量减少出现以上情况,不惜加大成本尽量采购进口或国产高档糊盒胶水,但如果对化学品的保管不当,或其他原因,有时还是会出现开胶现象。
传统工艺中,为了有效对付开胶现象,各糊盒机厂家在自己的各型糊盒机上均配备了磨边机,将糊口部分上了UV光的糊舌进行打磨,有效解决了开胶的问题。而复膜的产品无法用磨轮进行打磨,则采用打刀齿线的方法,或在复膜时让开糊口位置(较大尺寸产品实用,小包装产品也无法使用此方法),再配合高品质的胶水,也较有效,但不是最佳方法。
在糊盒糊箱时打磨糊口虽然能较有效地解决粘接问题,但下面问题依然存在:
1.打磨时被磨去的纸毛纸粉一部分会对机器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,加大机器设备的磨损;
2.因磨轮运动的线速度方向与产品运行方向相反,势必对一些产品的运行速度产生影响,降低工作效率;
3.虽然将涂层磨去,但磨去的只是UV涂层和少量的纸张表面涂层,对于高档的药盒和化妆品盒等产品,一般厂家也不敢轻易采用普通胶水来粘盒,这样,糊盒成本不会太低。
由于电晕只能在两个相邻的平行电极间进行,且距离不能过大,所以电晕处理的方法不适合用来处理三维物体的表面极化问题。如果用火焰法来处理,其弱点是所有聚合物都是易燃和熔点低。当有机材料置于高温火焰下时,会因受高温的处理而变形、变色、表面粗糙、燃烧和散发出有毒气体。且处理工艺难以掌握。
三维物体表面的改性处理采用等离子处理工艺为最佳方案。其原理如图一所示。
在电极两端施加交流高频高压,使两电极间的空气产生气体弧光放电而形成等离子区。等离子在气流的吹动下到达被处理物体的表面而实现对3D 表面进行改性的目的。
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机喷射出的低温等离子表面处理机炬由于不带电,因此,可以处理金属材料、非金属材料和半导体。
等离子表面处理器产品性能
1. 喷射出的等离子体流为中性,不带电 ,可以对各种高分子、金属、半导体、橡胶、PCB电路板、PET 等材料进行表面处理。
2. 等离子表面处理器处理后去除了碳化氢类污物,如油脂,辅助添加剂,有利于粘结、性能持久稳定,保持时间长。
3. 温度低、适合运用于那些表面材料对温度敏感的制品。
4. 不需要箱体,可以直接安装在生产线上,在线运行处理。相对与磨边机的反向运行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5. 只消耗空气和电,因此运行成本低,操作更安全。
6. 干式方法处理无污染,无废水,符合环保要求;并且替代了传统的磨边机,杜绝了纸粉纸毛对环境及设备的影响。
7. 经等离子表面处理器处理后,可采用普通胶水来粘盒,降低了生产成本。
复膜开胶的情况相对UV产品来说要好一点,但复膜让糊口的方法对小盒产品无法使用,打刀齿线也会出现工艺问题,增加刀版成本等。而“研创”低温等离子处理设备很好地解决了以上所出现的矛盾,既不用对产品表面做打磨或打齿线,有条件时还可以使用较低成本的胶水,能有效解决了传统糊盒工艺中的几大问题:一、纸粉纸毛对环境及设备的影响;二、打磨影响工作效率;三、产品会开胶;四、糊盒成本较高。
所以“研创”等离子表面处理技术在糊盒工艺中的应用,直接产生的益处在于:
一、产品品质更加稳定,不会再开胶;
二、糊盒成本降低,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直接使用普通胶水,节约成本达30%以上;
三、直接消除纸粉纸毛对环境及设备的影响;
四、提高工作效率;